7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关情况。
加强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建立起覆盖全国和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围绕加强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拓展护理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19项具体任务,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已建成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
当前我国医疗应急总体能力和水平如何,能否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近年来,卫生健康部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不断提升能力,积累经验,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各个环节工作,加强医疗应急基地、医疗应急队伍、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各方面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近年来,由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协调、多部门参与、军地协同的医疗应急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预案也更加齐备,并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推进医疗应急的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了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同时也指导各省份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的医疗应急队伍,共计6500支。队伍的类别包括了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伍以及核辐射的医疗应急队伍,实现了设备集成化、便携化、队伍自我保障化。基地和队伍一同形成了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核心力量”。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从全国遴选了一批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实战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成立了“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22个专业,这些专业主要包括急诊、重症、呼吸、烧伤、骨科、儿科、心理等与医疗应急队伍相关联的专业领域,总计接近540人。
据郭燕红介绍,目前卫生健康部门正在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充中毒救治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构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到“十四五”末,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
与此同时,还将集中力量开展一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日常培训和演练,努力推动我国医疗应急能力向着高质量、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通知》,要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支医疗应急队伍。那么,当前县域地区的医疗应急队伍组织建设情况如何?接下来推动基层医疗应急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又在哪些方面?
对此郭燕红表示,医疗应急工作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快,由于基层的医疗机构往往离现场比较近,对一线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响应和赶到现场的往往是基层医疗应急力量。
“只有基层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见事早、行动快,及时开展先期的医疗救援工作,才能获得准确信息,也为伤病员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造成更多人员健康的威胁和损害。”郭燕红强调,近年来我们国家基层的医疗应急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特别是大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为基层医疗应急能力的强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平时大家完成日常的医疗服务任务,一旦有紧急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派出去,负责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一共是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就有4516支,多数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配备了相应设备、物资以及通信和后勤装备,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郭燕红介绍,这种小分队通常被称作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所谓背囊化,一个是箱子,一个是双肩背,这里面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医疗物资、信息通讯以及相应保障设备,医疗应急小分队既可以随着急救车到达一线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对于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也可以不依赖于机械化车辆到达现场。
“比如,去年泸定地震,在地震发生30分钟内,背囊化医疗小分队已经到达现场,不仅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且把一线的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传回,为后面的梯次调集医疗力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信息。基层的医疗救治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快、准和高质量。”
郭燕红表示,下一步,卫生健康部门将按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应急能力。
一方面要在全国各省份以市县医疗机构为依托,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和演练,提升基层医疗应急队伍的能力,结合地方突发事件的特点,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援预案。
“未来我们还可以依托区域内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传染防治基地开展全链条、全要素的应急实战演练,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应急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医学救援的时候,我们的队伍能够拉得上,打得赢,能够顺利完成好先期的医疗应急任务。”郭燕红说。
每日经济新闻